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会计主体的概念和定义)
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会计时间和空间环境的合理设置。基本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付款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概念和定义
(1)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空间范围。例如,华为会计要描述的资本运动是华为空间内的资本运动,从华为的角度反映和描述,华为是会计主体。
(2)一般来说,只要是 独立核算所有的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例如,独立的会计车间可以被确认为会计主体,并建立一个会计系统来描述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本运动。此外,可以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 企业、 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
2.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法人是 享有民事主体资格法律赋予其与自然人相同的个性,以便其独立行使权利并承担自己的义务。成为一名法人首先是经济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法人必须是会计主体,但独立的会计不足以支持其成为法人资格,因此,法人必须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企业集团和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都是会计主体而不是法人。分公司可以独立核算,属于会计主体,但不是法人。
3.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简而言之,会计应该是仅服务于特定的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企业应当本身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交易或事项,反映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会计主体的定义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
4.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
(1)划定会计处理的所有事项 空间范围;
(二)会计主体与会计主体所有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区分开来。总之,核心目的是 圈定会计范围。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和清算。也就是说,假设企业的业务活动是 正常运行状态。
2.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 业务背景正常。企业是否继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只有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才能正常进行,否则将按照破产清算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
3.例外:当有确凿的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证明企业不能继续经营时,假设将自动失效,企业将由清算组接管,会计方法将立即改为 破产清算会计。
(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假设的内涵:会计分期是企业持续的资本运动 分为几个时期,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2.具体的划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 年度、 半年度、 季度和 月度。按 年度口径编制的报表为 年报,其他期间相应的报表是 中期报告。
3.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
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是 分段提供会计信息,实现企业资本运动的实时反映和监督。
(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假设的内涵: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假设包括两个含义:
(1)会计只反映可以用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应该包含在会计系统中,但不能用货币表达,它只能排除在会计范围之外。例如,人力资源应作为企业的关键资产进行会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不能广泛实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是 不反映人力资源是的。会计只反映货币信息,有些信息不能用人力资源等货币来衡量。
(2)货币价值稳定假设: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货币计量假设还包括一个假设 币值不变的含义。
2.货币计量假设的目的:在许多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最大限度的 无差别性和 统一性是的,货币计量假设选择了会计活动的主要会计手段。
3.货币计量要求:我国规定,企业会计以 为准人民币对于簿记本位货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择外币作为簿记本位货币进行会计,但应提供人民币反映的报表,海外企业向中国提交报表时应转换为人民币反映。簿记本位货币和报告货币的选择标准通常用于正确和错误的筛选和测试。
4.例外情况
发生严重的 通货膨胀时间,假设 不成立,价格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应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