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是什么意思(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企业控制和对被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企业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具有长期持有和利益保险并存的特点。在股权法下,如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如何办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净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
2. 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净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3.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款:投资收益
4.被投资单位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被投资单位宣布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款: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调整
6.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变动
贷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控制类型
1.控制长期股权投资
这里的控制意味着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商业政策。国际会计实践表明,如果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一半以上的表决权,包括直接和间接通过子公司,则可视为有权控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所有权不构成控制。
2.长期股权投资共同控制
共同控制是指根据合同对经济活动的共同控制 。共同控制只存在于与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业务决策需要共享控制权的投资者的一致同意中。
3.长期股权投资有重大影响
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但不足50%的表决权时,一般认为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重大影响是指投资企业有权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但不能享有决策权。
4.无控制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控制,没有共同控制,没有重大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投资单位只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二是企业有2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但本质上不构成控制、重大影响和共同控制。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适用于合业和合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通常占20%~5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于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企业或子公司,即占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