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成本怎么计算(购入商品的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企业的情况复杂,应综合考虑具体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步骤,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结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佳的成本控制。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成本计算法、间接成本计算法、完成成本和未完成成本计算法。
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方法:如何计算间接成本。制造成本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时间、移动时间、产值和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一产品应承担的间接费用= 产品分配标准×间接成本分配率
3.完成成本和未完成成本的计算方法:
(1)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是指月末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转换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2)定额消耗比例法。即根据完成产品的定额消耗和产品定额消耗的比例,计算划分完成产品和产品成本的方法。
(3)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数据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
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单步生产。
2.分批法。按批量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试生产新产品、大型设备的企业和企业。
3.分步法。根据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连续多步生产企业。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步计算成品生产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每一步收集成本,最后结转应计入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汇总计算成品成本。
4.分类方法。各类产品的总成本按类别产品收集,计算,然后按一定标准在各类产品之间分配总成本,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适用于产品品种多、规格多的制造企业,产品可按一定标准分为几类。
(三)计算产品制造成本
1、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制造成本。
2.成本核算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成本。
3.基本会计处理程序
(1)直接材料的会计处理。
(2)直接人工和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a 直接分配方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直接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者。
b 交互分配方法,辅助生产成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仅在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第二步是辅助生产车间的外部分配。
(4)制造费用分配
(5)完成产品和产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分配
(6)结转完成产品成本
(四)成本还原
采用综合方法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需要还原成本。
成本还原的概念:逐步将成品消耗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分解并恢复为上一步成本项目的成本,以获得成品的原始项目成本。恢复方法称为成本项目比例分解方法。
相关会计分录格式:
1.企业本月发生的各项直接辅助生产费用
借款: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等
2.月底,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制造成本分摊
借款: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款:制造成本
3.月底,辅助生产成本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受益人
借款: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产品销售成本
其它业务支出
在建工程等
贷款: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