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计算法,另一种是间接计算法。企业不能设立账簿,不能准确提供纳税信息的,可以申请征收。
一、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前一年允许弥补的损失。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算,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无论付款是否收取,均视为当期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即使付款已在当期收取,也不视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
基本税率为25%。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收入与机构、场所有关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低税率为20%。
三、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直接计算法。在直接计算法下,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不纳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和可弥补前一年度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计算法。在间接计算法下,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增减税法调整的项目金额。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根据税法规定,税收调整项目的主要金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规定范围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调整金额;二是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应当调整金额。即两者之间的税收差异。
四、举例说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019年某企业实际经营业务如下:
1.企业年销售收入5600万元,结转产品销售成本4000万元;
2.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694万元;
3.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为40万元;
四、缴纳非增值税销售税及附加300万元;
管理费760万元,其中新技术研发费60万元,业务招待费70万元,财务费200万元;
6.营业外收入100万元,营业外支出250万元。
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1)利润总额=5600-4000 800-694 40-300-760-200 100-250=336万元
(二)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当减少40万元。
(三)技术开发费调减所得额=60万元*75%=45万元。
(4)招待费用按60%计算=70*60%=42万元,营业收入0.5%计算=(5600 800)*0.5%=32万元,税前扣除限额为32万元(实行低原则),实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70-32=38万元。
(5)应纳税所得额=336-40-45 38=289万元
(6)2019年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89万元*25%=72.25万元。
总之,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用于调整税收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