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是什么意思(递延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差别)

所得税标准引入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新会计方法,涉及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与原纳税影响会计法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递延所得税是什么意思(递延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差别)

   

一、企业所得税一般会计原理

   

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核算,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一是确定当期所得税。

   

二是确定递延所得税。

   

第一步是计算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第二步,计算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暂时差异;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识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临时差异,应纳税或可抵扣的临时差异;

   

第四步是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余额乘以预期适用税率(预期暂时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税率);

   

第五步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的变化为损益、权益或商誉调整。

   

第三,确定所得税费用。企业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后,两者之和(或差额)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二、二。企业所得税核算

   

【例】abc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初始余额。与所得税有关的情况如下:(1)设备原价200万元,累计折旧50万元,按税收计算法规已确认的税收折旧为80万元。(2)存货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存货价格下跌准备为50万元。(3)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市场价格变化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4)预计诉讼准备为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支付时扣除相关损失。abc公司收到的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贴为500万元,政府补贴免税,资产折旧不以后期间税前扣除,abc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贴,公司将政府补贴确认为递延收益。

   

分析步是确定2007年当期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1000-30 50-200 200-500=520(万元)

   

应交所得税=520*25%=130(万元)

   

第二步是确定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暂时性差异的计算如表1所示。

   

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00*25%=6250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300000*25%=575000(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575000-625000=-50000(元)

   

第三步是确定2007年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1300000-50000=1250000(元)

   

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125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款:应交税-应交所得税 1.3万万

   

递延所得税负债 575万

   

三、简单原理及实际应用说明

   

为了避免判断暂时性差异性质的困难,可以简化处理。只需根据账面价值和税务基础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应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不需要判断暂时性差异的类型或总结差异,可以直接逐项计算差异,并在会计处理中反映计算结论。例子问题,使用简单的方法,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第一步。确定2007年当期所得税。与上同相比,计算调整方法为130万元。

   

第二步是确定2007年递延所得税。具体见表2。

   

借:所得税费用 125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0 2000000*25%] 625000

   

贷款:应交税-应交所得税 1.3万万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00 2000000*25%] 57500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