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印花税(借款合同印花税减免政策解读)

印花税是正列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的有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取本条例所列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印花税。

借款合同印花税(借款合同印花税减免政策解读)

   

以下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1.购销、加工承包、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贷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证明;

   

2.产权转让书据;

   

3.营业账簿(注:资金账簿依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计算);

   

4.权利、许可证;

   

5.其他税务凭证由财政部确定。

   

纳税人应当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按比例税率或者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和税额的确定,按照本条例所附的印花税目税率表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出的凭证和财政部确定的其他凭证征税。

   

所以,对于贷款合同,并非所有的贷款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1、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资金拆借不属于应税凭证

   

按照《印花税税目税率表》规定:借款合同,征税范围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因此,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注: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家税务发行)〔1991〕155号)第五条中国其他金融机构是指哪些单位?中国其他金融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并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单位,除中国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外。

   

二、银行同业拆借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注:印花税目税率表中的银行间拆借是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国家信贷制度相互整合短期资金的行为。同业拆借合同不属于纳税凭证,不贴印花。

   

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0)62号关于确定同业拆借合同的依据〈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以通知为准。按照规定的同业贷款期限和利率签订的同业贷款合同,不予印刷;不符合规定的,按贷款合同贴花。

   

三、小企业、微企业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财税〔2017〕77号)规定,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与小企业、微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是指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小企业和微企业。其中,资产总额和员工指标根据贷款发放时的实际状态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根据贷款发放前12个自然月的累计数量确定,不足12个自然月的,按以下公式计算:

   

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四、票据贴现单不属于贷款合同,不缴纳印花税

   

参考山西省12366纳税服务中心的相关答复(2020年)-08-24):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给贴现银行,不抵押给银行,而是将所有权转让给银行。所有权转让后,持票人不再承担基于票据所有权的票据支付责任。票据贴现单不属于贷款合同。

   

五、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合同,随借随还,不签新合同,不贴印花

   

借款人与借款人签订的营运资本周转贷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借款。因此,在签订营运资本周转贷款合同时,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最高贷款限额计算税务贴纸。只要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再签订新合同,就不再贴印花。

   

六、贷款延期合同不交印花税

   

按照信用制度的规定,办理贷款展期业务使用贷款展期合同或其他凭证,只说明延期还款的,可以暂时不贴花。

   

七、委托贷款合同不需要贴花

   

委托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委托贷款合同,只明确代理事项、权限和责任的,不需要印刷。

   

八、授信合同不缴纳印花税

       

企业与银行签订的信用额度协议,与贷款合同不同,不需要贴花。

   

九、信用证押汇不属于印花税应税范围

   

当企业进口货物支付外汇时,由于资本周转、投资成本等原因,银行需要为企业提前支付短期资本融资,企业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不属于印花税应税范围,不需要贴花。

   

十、保理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保理是将应收款转让给保理人提前取得资金的业务。银行保理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应纳税范畴,无需缴纳印花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