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减免会计分录(印花税的计提分录)
【导读】:印花税作为缴纳税款的一种,是财务需要了解诶的东西之一,因此大家需要知道这个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下面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介绍印花税减免税额会计分录,这个是对于印花税的税务处理的账目,欢迎阅读!
印花税减免税会计分录
账务处理
纳税人缴纳的印花税不通过\”营业税及附加费\”科目核算一般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企业缴纳的印花税不需要通过科目\”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购买印花税票时,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
贷款:银行存款
纳税方法
1.自行贴花: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印花税票一次贴足,自行注销或划销.
2.汇款或汇款:
(1)汇贴:凭证应纳税额超过500元的,应当向税务机关申请填写付款书或者完税凭证,并将其中一份粘贴在凭证上或者税务机关在凭证上加注完税凭证.
(2)汇款:同一凭证需要频繁贴花的,纳税人可以选择按时汇总印花税,汇总缴费期限不超过一个月.
(3)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委托,由发放或者办理应纳税凭证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税款
特殊规定
(1)如果同一凭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事项,并适用于不同税目的税率,则应分别记录和计算应纳税额,并在添加后贴上总额;如果金额未分别记录,则应按高税率计算.
(2)部分合同在签订时不能确定税收金额,如技术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收入,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或利润分享;财产租赁合同仅规定月(天)租金标准,无期限.对于此类合同时,可先按定额5元贴花,结算后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3)在商品购销活动中,以货换货的形式签订的商品交易合同是反映购销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因此,应根据合同中包含的总购销金额计税.
(4)应税合同签订时已产生纳税义务,应计算应纳税额并贴花.因此,无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按时兑现,都应贴花.
履行并贴花的合同金额与合同履行后的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双方未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办理完税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