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为负值的原因(所得税为负数)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最终结算已经开始。一些纳税人发现,最终结算后,企业所得税费用为负,这是怎么回事?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可能因临时差异而出现负。

所得税费用为负值的原因(所得税为负数)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是正数

举例来说,a企业适用税率25%,2020年税前利润1000万元,成本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1500万元,时差500万元;此外,a企业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为未决诉讼费,已经列支在管理费用中;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50万元,已经预缴企业所得税100万元。

在实践中,最终结算相对复杂,一般按以下步骤计算:首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然后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最终余额,最后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根据上述步骤,不考虑其他因素,a2020年企业汇算清缴后,所得税费用计算如下: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根据会计准则,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500万元,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a企业确认预计负债300万元,根据会计准则,预计负债账面价值3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与确认负债相关的费用,预计负债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为300万元,债务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a企业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5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这是永久性差异。

据此计算,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0 300 50-500=850(万元)=850×25% =212.50(万元)=212.5-100=112.50(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300×25%=75(万元)=(125-0)-(75-0)=50(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12.50 50=162.50(万元)。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组成,一般所得税费用为正数。

特殊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形成负数

假设a2021年企业税前会计总利润300万元,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万元,期初公允价值15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1500万元,公允价值无变化;新购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2300万元,时差700万元。a去年,该公司确认了300万元的预期负债。未决诉讼实际发生在2021年,并取得了符合税法规定的账单。企业获得政府补贴6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符合税法非税收收入规定,未发生相应的非税收成本。企业在最终结算前已预缴企业所得税130万元。基于此,a如何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

与上述案例相同,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3万-2300=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a2020年,企业确认一笔预期负债计入损益300万元,2021年实际发生并冲减预期负债,预期负债账面价值为0;根据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与确认负债相关的费用。预期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无差额。因此,2021年应转回上一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企业发生政府补贴,计入当期损益,符合税法不征税收入规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减税,这是永久性差异。

据此计算,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300 700-300-600=应纳税额100(万元)=100×25%=25(万元)今年应补退应纳税额=25-130=-105(万元)=700×25%=17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100×25%=25(万元)递延所得税=(125-125)-(175-75)=-所得税费用 =25 (-100)=-75(万元)。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为正数时,由于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可能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出现负数。这是因为当所得税费用实际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会计处理与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的税务处理相结合,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时间差异。在实践中,当会计与税收之间存在时间差异时,应按会计口径计算所得税费用,并按税收口径计算应缴所得税。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题上。如果贷款人出现递延所得税,会计所得税费用大于应纳税费用,可以延迟纳税,形成未来支付的所得税;借款人相反,会计所得税费用小于应纳税费用,提前纳税,形成未来可抵消的所得税。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前提是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不应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实践中需要注意这一点,以防止所得税收入的虚假增加。

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会计利润为负,此时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也为正负。原因是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组成,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和确定所得税费用的正负。

举例来说,b2020年税前利润为25%(非小微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700万元,时差300万元。如果没有其他税收调整,所得税费用:

据此计算,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 300=200(万元)=200×25% =50(万元)=50(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50-75=-25(万元)。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2020年b此外,企业还发生了50万元的业务招待费(假设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0万元)、滞纳金、罚款200万元、预缴企业所得税0万元。

那么,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 300 20 200=420(万元)=420×25% =105(万元)=105(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05-75=30(万元)。

相关新闻